人教版 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題
人教版 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題
做好每一份試卷,能夠讓你發(fā)現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點。所以,還在等什么呢?讓我們從這份試題卷中找出那些你欠缺的知識點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整理的人教版 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題,相信這些文字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版 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題
1.2008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促進低碳經濟”,警示溫室效應對人類的危害??諝庵幸饻厥倚闹饕獨怏w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
2.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汽油揮發(fā) B.燈泡發(fā)光 C.燃放煙火 D.蠟燭融化
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4.下列符號中表示氧原子的是
A.O2 B.O3 C.O D.O2-
5.日常生活常接觸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
A.單質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6.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粗鹽 B.醬油 C.米醋 D.葡萄糖
7.一些公共場所嚴禁存放易燃物品。為了提醒人們注意,可張貼的圖標是
8.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水 B.高錳酸鉀 C.液氧 D.氯酸鉀
9.下列物質中,屬于無機物的是
A.淀粉 B.甲烷 C.碳酸鈣 D.蔗糖
10.有機合成材料的出現是材料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品中,不含有機合成材料..
的是
A.塑膠跑道 B.電源插座 C.電線 D.青銅奔馬
11.下列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金剛石 C.鐵 D.氯化鈉
12.塑料的使用大大方便了人類生活,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污染”。下列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措施不恰當的是 ...
A.超市有償提供塑料袋 B.提倡焚燒廢棄的塑料制品
C.回收各種廢棄的塑料制品 D.提倡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餐合
13.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B.硫在氧氣中燃燒
C.高錳酸鉀制氧氣 D.木炭與氧化鐵在高溫下反應
14.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氧化汞受熱分解 HgO2 Hg + O2 ↑
B.紅磷在氧氣中燃燒 P + O2 P2O5
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Fe3O4
D.電解水 2H2O == 2H2↑ + O2↑
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正確的是
A.點燃混合氣體 B.將混合氣體通入水中
C.將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16.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陰離子的是
17.下列事故處理方法不科學的是 ...
26.柑橘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檸檬烯。若用R表示檸檬烯,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R + 14O2 10CO2 + 8H2O ,則檸檬烯的化學式為
A.C5H10 B.C10H10 C.C10H16 D.C10H18 27.右圖表示物質間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模型示意圖,圖中“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此反應有單質生成 B.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C.可表示2H2+O2
點燃
●、○”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
2H2O 的反應
D.可表示CO2 + C 2CO的反應
28.如右圖將紙花放入集氣瓶中,表格中下列說法不正
確的是 444A.蘋果酸中含有12個原子
B.蘋果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2
C.蘋果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41.4%
D.蘋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質量比為4:4:4
30.室溫下某氣體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測得該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該氣體可能為下列組成中的
?、賁O2 ;②SO2、CO;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
A. ②③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A.廚房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
B.通電的電線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C.當液化氣泄漏時,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D.發(fā)現房屋著火且火勢較大時,立即撥打“119”
18.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下列圖示中,不是利用環(huán)保新能源發(fā)電的是
19.SO2是導致酸雨的有害氣體之一。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4 C.+6 D.-1
20.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B.用托盤天平稱取5.6 g氧化銅粉末
C.用排水集氣法可得到比較純凈的氧氣
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 mL酒精溶液
2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鈣、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B.人體中的酶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
C.維生素有二十多種,它們多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
D.葡萄糖在人體中酶的作用下,緩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2.下列敘述中,含有物質化學性質的是
A.干冰受熱升華 B.二氧化碳溶于水
C.二氧化碳比空氣重 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氣味
2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跟氧的反應是氧化反應,一定也是化合反應
B.面粉廠車間內飛揚的面粉與空氣混合,遇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C.鈉與氯氣的反應中,一個鈉原子失去兩個電子,形成鈉離子Na2+
D.明礬可用于水的消毒,是因為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的吸附作用
24.下列實驗現象中,描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有無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B.鎂條在鹽酸中劇烈反應,產生大量氣泡,試管壁發(fā)熱
C.紅磷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熱量,有大量白色氣體生成
D.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濺落瓶底
25.鑒別下列物品方法不正確
看了"人教版 第一學期初三化學期末試題"的人還看: